李宁在贞元十八年(公元802年)天下丰收时,为了酿造醉仙酿而开办了五谷粮铺,低价收了很多粮食。即便后年灾情时,他一直以最低价稳定粮食价格,仍然赚得盆满钵满。
如今,李宁靠着庞大的财力,创办四海钱庄, 制造精美飞钱,并未引起多少轰动。
因为四海钱庄和其他柜坊并无不同,唯一有区别的便是存取凭证:飞钱。
其他柜坊内,商人无论兑换银钱多少,均是在一张飞钱上注明具体金额。而四海钱庄之飞钱则是直接给予五种不同面值的纸钱。
当然,两者皆有利弊。寻常柜坊飞钱只有一张, 容易隐藏,放在暗兜里不易察觉。但它也容易丢失, 易被篡改。
而四海钱庄之飞钱有面值统一,便于管理。但数张飞钱一起携带时也易被逮人抢去。
然而寻常柜坊兑换飞钱的程序较为复杂,既要查看登计籍册,又要对比符印、还要检验信物,甚至还要使用提前约定之暗语。而四海钱庄兑换飞钱的程序极为简单,只需出示纸钱,即可兑换。
纸钱并未注明任何存储商人信息,只当是可以兑换的飞钱。但是,在李振、卢槐、纪逸等人并不放心,在他们极力劝说下,又加了一张存储证贴。
这张证贴不像纸钱一样精美,但也是用上好白竹纸制作,内饰彩色花纹,书有不同颜色之字体,盖上独有印记,也有十余种防伪功能。
这个证贴也是制成统一格式,只将存储人姓名、籍贯、金额及取用时间、地点空上, 由四海钱庄填写。
纸钱相当于大面值纸币, 但是未流通。而证贴相当于后世存折,和其他柜坊飞钱并无差别。
最开始,李宁让李振、卢槐、纪逸等人研究防伪飞钱,制成的便是这种证贴。只不过,他多次一举得让他们研制更为复杂的纸钱。
虽然,李振等人对此很不理解,但也按照李宁吩咐制作了不同面值的纸钱。
李宁为了四海钱庄,已经耗时数月,开张前自然用李纪书铺制作了许多宣传纸张,大肆宣扬一番。
例如,金银铜币堆满整个庄园,所以得名四海钱庄。铜钱与金银兑换比例略高于其他柜坊,赊买银钱也比其他柜坊利率稍低。
如此三个噱头确实为东海楼吸引了不少关注。甚至有民众还笑骂李宁这位皇长孙人傻钱多。
当然,也没人阻止李宁向外撒钱,毕竟他的钱财多得一个庄园都放不下。
一些富商贵族真正去四海钱庄后发现,存储银钱竟可以获得薄利,实在惊为天人。
一般柜坊存储钱财都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,而四海钱庄全然不用。如此更坐实李宁人傻钱多之名。
富商贵族贵族们存储钱财后又发现,四海钱庄之飞钱不仅有公整细致,还有数种防伪功能。
更令他们惊喜的是, 存储钱财超过百贯,还会给予精美绝伦之撒金纸张。
随后,长安城风向不再是笑骂李宁人傻钱多,而是赞扬李宁仁义恤民。当然,这其中少不了,李宁暗中推波助澜。
皇帝李诵知道李宁这位聪慧跳脱之孙儿开设数家商铺,赚取极多钱财。而李宁又十分爱护民众,曾经建造济民乡救济灾民,还不惜以身犯险,去往江南之地筹粮。
所以,李诵并未对李宁散财之举过多干涉,反而和帝党成员忙着加封藩镇名将,更改宰相职权。
李宁这波先得人傻钱多之名,后称仁义恤民之举,倒是变相将朝廷风云变幻的局势遮掩了少许。
李诵逐渐掌控中书省和门下省后,一切政令便可轻松上通下达。他很快将曾经跟着他不离不弃的臣子一一升官。
李诵即位不久后便让韦执谊出任宰相、王权担任京兆尹、王伾升为左散骑常侍、王叔文升为起居舍人。
韦执谊、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