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伦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232.文庙谈判(2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众说纷纭中,谢堂脸色变幻不定,最后也只能轻叹一气,“好吧,既然大家都是这意思,那就这么办吧……”

继续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,谢堂领着众人进入大成殿中。

赵孟启正在研究平江图,听到脚步声才回过头,看着谢堂等人,“都想好了?”

谢堂揖手,“殿下,此处也没有闲人,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。”

赵孟启瞥了一眼孔子画像,意味深长道,“确实没有闲人,说吧,要如何你们才肯将粮食平价放出来?”

“臣等谋求的也不多,只是请殿下停止经界,维持现状,为此,臣等愿意每年缴纳固定税额,比如,平江府每年两百万贯,嘉兴府每年一百六十万贯,这笔税额与政策税赋无关,而是由两府士绅自凑,统一上缴。”

这意思是说,朝廷不就是要钱么,那你也别管我们具体有多少土地,咱们每年上贡一笔钱就是了,至于怎么分摊我们自己协调,不劳朝廷费心,大致上,有点像蒙古人的包税制。

赵孟启无可无不可,淡淡道,“还有呢?”

“臣等将敞开卖粮,保证粮价绝对不高于三贯。”

在谢堂等人看来,这绝对是很大的让步了,毕竟他们花了五千多万贯买粮,现在也不指望赚钱,但起码得平本,粮价只比平常翻了一倍,在灾荒时节也算是正常了。

“三贯?”赵孟启眼皮一掀,似有不满。

谢堂想了想,“殿下若是需要粮食,臣等便以两贯半卖给殿下,让殿下能补回空缺。”

这话就是在暗示燕王,自己等人知道他所卖的那些粮食是从何而来,现在愿意以半价卖回给他,就是在帮他堵漏子,至于燕王赚的那些差价,就当是自己这些人的孝敬了。

赵孟启笑了,正经那种,似乎是在开心。

士绅们都偷偷松了一口气,总算把这一关过了。

虽然割舍那么多利益让他们都很肉痛,不过能舍小保大,换个平安也算是值得了。

可是燕王笑着笑着,神情却变得怪异起来,慢慢扫视着士绅,奚落道,“有点诚意,却不多。”

“殿下,您此话何意?”谢堂心中一沉,语气有些僵硬,“臣等体谅朝廷的难处,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,还请殿下也体谅一下臣等。”

赵孟启眉梢一挑,挺直腰杆,“谈判嘛,你们说完自己的诉求,那孤也再给你们一个机会,说说孤的要求。”

谢堂阴着脸,“那殿下请说。”

“经界之事,绝无半点更改,也不容任何讨价还价!孤建议你们,最好是主动自觉上报隐匿的田产,孤或许还能给你们一些相应的补偿。”

“至于粮食么,其实你们卖不卖,孤都不是很在意,孤也不需要从你们手上买粮来补什么漏洞,但是呢,从今日起,平江与嘉兴两府,将试行新的税法条例,简单来说,大米卖价如果不超过两贯一石,那便免税,假如超过的话,那就加征常平税,价格越高税额越高,你卖两贯一,那就征收两成一的税,卖三贯就征收三成税,上不封顶,欢迎各位高价卖粮。”w.bΙQμGètν.còM

听完这话,士绅们个个呆若木鸡。

这燕王,哪里来的底气,敢提这样的要求!?

经界之事和以前的口吻一样,只是多了个莫名其妙的相应补偿,听起来似乎并不靠谱。

能补什么?难道是一些不值钱的散官官阶?

而所谓的常平税,更是离谱,从古至今都没见过这样设置税率的。

接着,又听赵孟启说道,“当然,你们的粮食你们自己做主,要是觉得不划算,完全可以不卖,留着你们自家人吃,那朝廷是管不着的,不过也别想着另作他用,比如酿酒喂猪发工钱什么的,这些统统要折算成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