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顺进行火攻。
直至此时即将宿营,董卓方才接到前方来报,前军已顺利通过雁岭关,在关前数里外扎营。
听到并州军未见动静,董卓很是疑惑,召李儒来营商议。
李儒再次端详地图半响,弯起嘴角,缓缓道:“并州军未在雁岭关埋伏,的确是出乎意料。不过依儒来看,并无什么奇异之事,此有二种情形:一者高顺自认为并州军不输于西凉军,欲与丞相堂堂正正一战。二者并州军占领陕州,雁岭关距陕州较远,粮草转运困难,高顺等人很有可能在陕拓关迎战,此关离陕州很近,并州军一旦战事不利,可迅速从陕州撤离。”
董卓仔细想想,点了一下头,道:“看来吾等有点高估高顺其人,雁岭关易守难攻,陕拓关要弱于其至少三分。如其占领雁岭关,吾等虽带有攻城工具,但破关须不少时日。其不在雁岭关设伏,当为一大败笔。”
李儒劝道:“丞相亦需小心。或许高顺另有打算,只是儒一时未能察觉。”
董卓点点头:“吾会小心行事。传令下去,明日前军巡骑加大搜索范围,火速找出并州军所在。”
而并州大营,高顺接到巡骑来报,西凉军已过雁岭关,知大战即将开始,与各营主将一起再次确认所布阵营计划,然后令士兵早早休息,准备明日起,与西凉军真正地恶战一场。
次日,西凉军前营巡骑一早出发,至正午时分,渐渐接近并州军阻击战场。
西凉军前营主将董越,副将杨定,听到前方十数里外并州军布营阻截去路,于是速派人报董卓得知,然后率所部至并州军阵地前五里处扎营。
等安营完毕,杨定向董越请示道:“将军,吾愿率一部人马前去并州军营挑战,为将军一探虚实。”
董越含首点头,道:“好!整修小心前往,只可略作试探,绝不可深入。”
杨定应声而出,手将长枪,率五千骑兵,忽哨一声向前冲去。西凉骑兵所过之处,马蹄雷鸣,青草疾飞。
看到杨定率五千骑兵过来,并州军中一骑亦率五千骑兵冲出,正是太史慈,奉高顺之命,率部径直冲向杨定。
此处狭谷约有六百步宽,五六里长,双方一万骑兵狠狠地撞在一起,太史慈高举手中铁枪,左挑右拦,一路所向披霏。西凉军亦不示弱,杀声连连,狭谷内一时间血流无数。
战不多时,太史慈与杨定相遇,杨定毫不畏惧,挺枪杀向太史慈,双方你来我往。
然太史慈武艺高强,数十回合后,杨定力弱,被太史慈一枪捅下马去,四周西凉兵士拚死上前,救回杨定,败退而去。
太史慈见西凉军败走,淡淡一笑,亦不追赶,只是率部回营交差。